切换地区
1371212人次已浏览

北京的格局,在中华文明的东西之争和南北之争中形成

访问量:443


北京,作为首都,在中国版图上的中心地位,是在中华文明的南北之争中形成的,这对于认识和解读北京的文脉至关重要。历史上南北之争或南北对峙,经常出现在史学研究者或文化研究者的著述或随笔之中,但鲜有论者从文脉的角度,探析南北之争对北京的意义。整体而言,北京现在形成的文脉“一城三带”,是在历史的格局塑造的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第一从政府文件的角度明确了“三条文化带”的概念,即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可以说,从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并实施开始,北京进入“一城三带”为空间与人文内核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时代。

2.jpg

1.历史东西之争时,北京地区只是“苦寒之地”

说到南北之争,不能不提中国版图上的东西之争。东西之争始于生活在西北姬水的黄帝,对生活在黄河流域下游炎帝和蚩尤部族的统一。而后在王朝的更迭,纷争与统一的拉锯战中,形成了西安——洛阳——开封为核心城市的黄河东西轴线,这个轴线尤其以西安——洛阳为核心。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凡是广域王权定都洛阳的,无一不最终走向分裂,而新王朝统一后又无一不定都西安。东周定都洛阳,分裂为战国,秦汉统一后定都西安;东汉定都洛阳,分裂为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统一后先定都西安,后迁都洛阳;唐代隋后先定都西安,后迁都洛阳,而后出现五代十国;最后北宋统一,定都开封。

简述王朝更迭的目的,旨在说明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中原王朝的威胁来自北方/西北游牧民族。羌人协助周人灭商;犬戎之乱后周东迁洛阳,成为周由盛向衰的转折;秦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汉匈百年战争;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唐灭西突厥之战、唐与吐蕃的战争;五代十国时期契丹、女真、蒙古、党项、鲜卑等割据一方。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

其二,一统华夏后广域王权的都城承担守边的职能。中原王朝的威胁既然来自北方,那么,都城靠近北方才能最大限度地进行防御。秦汉隋唐定都咸阳和长安,两地均距北方游牧民族非常之近。尽管明朝时有“天子守国门”或“天子戍边”的说法,但从上述王朝首都的更迭来看“天子守国门”自古使然。这一点似乎在汉定都时,就对首都城市的这一职能做出判定。

3.jpg

秦长城示意图

 其三,东西轴线之争时,北京是边缘的“苦寒之地”,未在华夏的版图中充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许历史的轴线定格在了西安——洛阳——开封一线的黄河流域,而北京自然远离这一中心。春秋战国时,燕国属“苦寒之地”。南北朝时的幽州也是偏远地带。魏晋时候陶渊明《拟古·其八》更是道尽古幽州的苍凉。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2.乾坤大挪移:南北之争决定了北京的历史格局

南北对峙是中国历史另一个突出的现象,大致从宋开始。当然,在看到现象的背后,我们必须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即什么导致了东西向南北的乾坤大挪移

般我们总是将其归结为经济中心南移。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黄河流域的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与此同时,中国在气候上开始进入温暖期,1972年,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隋唐是中国的第三个温暖期,持续400多年恰恰在这一时期,东北变暖,东北的少数民族逐步发展起来,相继建立辽、金、蒙古等政权。金灭辽和北宋,南宋和元联合灭金,元又灭宋,明灭宋,清又灭明,形成了一个北京——杭州——南京为核心城市的大运河南北轴线

在围绕这个轴线的历史更迭中,中原王朝的危险始终来自北方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北京从从辽南都,金中都,元大都,到明清皇城,几个王朝相继定都北京,绝非历史的偶然。在南北之争的历史格局,北京——杭州——南京轴线在王朝更迭中若隐若现。正是在这种大的历史格局下,决定了北京特有文脉的形成。

一方面,定都北京有利于对北方的防御和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金元清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北京是由于它们的大本营都在北方,一旦定都于富庶的南方,发生动乱,就是会面临四面受敌,没有回撤的余地。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一带已有约430年不在汉族政权的控制之下;而靖康之难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少数民族统治。因此,加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控制是中原王朝的头等大事,这一点在明从南京迁都北京这一事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明从朱元璋开始就征讨蒙古,后修筑长城,迁都北京,朱棣在长城脚下修建陵墓,无一不是强化北京本身具有的防御功能,所谓“天子守边”由此而来。因此,长城就成为“天子守边”的一种隐喻和象征,成为北京文脉的重要体现

4.jpg

另一方面,定都北京需要增强江南经济对首都的支撑。经济重心的南移,决定了一旦定都北京后,需要江南经济对北京的支撑,而这也构成了北京另一条文脉形成的历史原因——大运河。元修大运河,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粮食从南方直达北京。明朝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而为使运河免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和避开360里的黄河航程,明朝先后修筑新的运河航线。清代继续加强运河漕运的管理,但由于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口铜瓦厢,由张秋入大清河,运河航线受阻,漕运日渐没落。从这个历史演进中,不难看出自元代之后出长达600多年的时间里,运河作为供血动脉,为首都提供着丰富的给养

由是观之,在历史上北京作为皇城,其文脉的两大支撑:长城和运河,都是围绕着皇城的运行存在并发挥着各自功能。长城是首都城市发挥防御功能的重要体现,首都城市的这种功能不仅是南北之争造成的,也延续着东西之争首都城市发挥卫戍功能的基因。运河连接北京与江南富庶之地,成为京都物资运输的大动脉、生命线。而西山永定河是北京城市的起源。

所以,“一城三带”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它决定着北京的格局。但是,城市文脉不仅仅是静静矗立在哪里的历史遗产,而是可以利用的文化资产,能够为当代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撑,是一种具有生命和活力的存在,仍是值得当代关注和重视的话题。

1.点击右上角
2.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3.点击 分享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