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2425303人次已浏览

大汉兴龙 四宝汉中——中国城市文脉“8字共识”原创系列

访问量:984

大汉兴龙 四宝汉中——中国城市文脉“8字共识”原创系列

王岸柳 刘毅 新文脉 2022-01-15 21:00

(第一辑)

河湟时空 团结海东

两府共担 千秋淮安

硒出汉江 子午安康

王者寥廓 史诗果洛

大汉兴龙 四宝汉中

三江源溯 时尚玉树

成语大千 赵都邯郸

天下文枢 长江名都

编者按

凡有一地,必有一脉。中国文脉云启动“城市文脉8字共识”研究系列,用八个字原创提炼城市文脉关键词,力求在正本清源的同时形成简洁清晰的传播价值。其背后的学理与逻辑,在新文脉理论中已有系统阐述。一期选择团队有过合作和深度研究的八个城市,作为一种尝试,后续将持续推出系列。

本篇为陕西省汉中市。

 “城市文脉8字共识” 

大汉兴龙 四宝汉中

微信图片_20220122215545.jpg

汉中自秦时因汉水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汉中坐拥华夏中央,地理独成单元,其富庶得益于汉水润泽、秦巴护佑。汉水甘霖,连接东西,为古时“江河淮汉”四大河流之一。《禹贡》载大禹“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秦末在汉水始兴水利,驯服水流,浇灌良田。秦岭北立,巍峨高耸绝寒流;巴山南卧,峰峦叠翠降暖雨。汉中盆地渐成绿洲沃野。先民兴修栈道,天堑变通途,北联关中,南通巴蜀,经纬得以畅通。山水交融孕育富饶的汉中盆地,为秦蜀间驿传往来必经之地,逐渐成为全国交通网络辐射中心。农耕工商皆兴,粮、铁、茶、马、丝绸流通天下,中原、巴蜀、荆楚、佛道文化融合传播,羌习、川俗、秦风、楚韵在此共生共荣。

微信图片_20220122215606.jpg

秦岭是我国的南北气候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分界线、湿润区(南)与半湿润区(北)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分界线、旱地农业(北)与水田农业(南)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分界线、农作物一年三熟/一年两熟(南)与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线。这10条分界线,共同塑造了秦岭丰富的气候与植被之丰富无出其右,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孕育出的珍奇动植物不胜枚举,尤以独有的“秦岭四宝”,即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四种国宝级动物最为珍贵。

微信图片_20220122215621.jpg

秦岭朱鹮,“东方瑰宝”,曾一度被业界认为已在野外绝灭,直至1981年夏在洋县重现。通体洁白,两翅与腹尾染朱红,体态秀雅,倾慕诗人,留下“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的诗句。

秦岭大熊猫,“国宝中的美人”,具有独特的分布格局与种群进化史,与其他山系大熊猫相比头更小更圆,牙齿较大,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更加憨态可掬。

秦岭金丝猴,当地名曰“灵性兽”,属四川金丝猴的秦岭亚种。秦岭是我国金丝猴分布的最北限,因此秦岭金丝猴是在家族中比较特殊的一支,毛色更为金黄。

秦岭羚牛,又称“秦岭金毛扭角羚”,是秦岭山脉特产动物,其毛色色泽依老幼而不同,幼体通体灰棕色,成年羚牛遍体白色或黄白色,老年个体为金黄色。秦岭亚种是四个亚种中最漂亮的亚种。 

微信图片_20220122215635.jpg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专门建设了“秦岭四宝园”,四宝参会让世界瞩目;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也以“秦岭四宝”为创意原型,展现幸福快乐、充满活力、精神焕发、积极向上的运动形象。足见四宝之珍和人们的喜爱之深。优渥的自然条件与先民们孜孜不倦的经营,汉中终成宝地。

微信图片_20220122215652.jpg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汉源脉,龙兴之地,沛公自此启汉之雄风,一个“汉”字绵延出汉人、汉族、汉语、汉服、汉文化等称谓,源头皆在此处。

汉中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风貌,在军事上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大后方”优势。“大风起兮云飞扬”,汉中在风云际会的秦汉之际跃入历史舞台,《史记》中曾160余次提及汉中,足见其历史地位举足轻重。公元前206年春,刘邦因不敌项羽,被迫臣服,受封汉王,退守汉中。《汉书》记载,萧何劝谏“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刘邦其志在夺取天下,进而广罗人才,厉兵秣马,操练士卒,不足半年即于汉江之滨高筑拜将台,用韩信计,兵出散关,还定三秦。刘邦北上之时,命萧何留守汉中,足食足兵,巩固后方。最终东山再起,反败为胜,建立起西汉王朝基业,建都长安。而作为“次都”的南郑(即汉中),遂有“帝王所兴,不封藩王”的政治荣耀。一系列脍炙人口的重大事件在汉中生发推演,促成了“大汉”时代的来临,汉中由此被誉为汉家“龙兴之地”。而今汉中重要历史遗迹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并称“西汉三遗址”,依旧见证着这段历史。

育汉邦,哺苍生,天上天汉,人间汉中。


1.点击右上角
2.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3.点击 分享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