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2425227人次已浏览

两府共担 千秋淮安 “城市文脉8字共识”原创系列

访问量:918

两府共担 千秋淮安 “城市文脉8字共识”原创系列

王岸柳 刘毅 新文脉 2022-01-12 21:00

(第一辑)

河湟时空 团结海东

两府共担 千秋淮安

硒出汉江 子午安康

王者寥廓 史诗果洛

大汉兴龙 四宝汉中

三江源溯 时尚玉树

成语大千 赵都邯郸

天下文枢 长江名都

编者按

凡有一地,必有一脉。中国文脉云启动“城市文脉8字共识”研究系列,用八个字原创提炼城市文脉关键词,力求在正本清源的同时形成简洁清晰的传播价值。其背后的学理与逻辑,在新文脉理论中已有系统阐述。一期选择团队有过合作和深度研究的八个城市,作为一种尝试,后续将持续推出系列。

本篇为江苏省淮安市。

 “城市文脉8字共识”

两府共担 千秋淮安

微信图片_20220122211254.jpg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淮河下游地区,是黄淮运文化的核心区,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比69.39%、湖泊占比11.39%、丘陵岗地占比18.32%。京杭运河、淮沭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9条水系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境内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兼有南北气候特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特殊的自然地理区位使其成为江淮流域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农耕水利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域之一。

两府共担

以河道总督府为核心历史人文标志的黄淮治理文化

以漕运总督府为核心历史人文标志的运河水利文化

微信图片_20220122211320.jpg

以河道总督府为核心历史人文标志的黄淮治理文化。治黄治淮是淮安历史上的重要主题,淮安河道总督府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清代全国最高治水机构,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任职官员最多的治水古衙署旧址。以其为标志的黄、淮治理文化,包括闸、坝、堤、码头等重要水利设施和淮剧、淮海戏等民间文化经典,包含着丰富的治水文化、优秀的治水理念、专业的治水技术,是中华文明在艰难曲折中矢志不渝、奋勇前进的历史缩影。

以漕运总督府为核心历史人文标志的运河水利文化。淮安总督漕运部院是历史上主管全国漕运的唯一机构、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指挥中心。以其为标志的运河水利文化,肇始于秦汉时期,繁盛于隋唐,明清以降直至今日始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包括京杭大运河等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水利文化遗产、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凝聚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文明发展理念和伟大民族气魄。

千秋淮安

南北一线

利害一脉

家国一体

微信图片_20220122211346.jpg

南北一线的环境特征。从自然环境看,保护区所在区域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重要一段、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水岭,南北地理、气候、植被等多方面的特点在淮安同时呈现,显现出南北交汇的自然特色。从区位环境看,淮河流域介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独具特色的本流域文化在吸收周边文化因素的同时向外传播,使淮安等沿线区域自古便是南北文化的交往交锋交融之地,如青莲岗文化等;京杭大运河是历史上沟通中国南北的重要商贸通道,淮安作为明清两代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漕运总督府和河道总督府所在地,是运河沿线重要都市,大批商贾、官员、文人往来憧憧,呈现出南北交汇的人文特色。

利害一脉的文脉特性。水害水利往往相伴而生,以防治淮、黄水患为基础和前提,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主动尝试利用水资源,以京杭大运河为杰出代表的水利工程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黄淮运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利害相倚特性,在当地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遗产中表现明显,包括大禹锁镇巫之祁传说、水漫泗州城传说等传说故事,水害期间民间艺人为谋生而创编的南闸民歌、淮剧剧目等传统音乐和传统戏剧,也包括水患平息后人们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环境下所创造的洪泽湖渔具制作技、剪纸技艺、饮食制作技艺等,还包括洪泽湖大堤、清江大闸、清晏园等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家国一体的精神特质。黄、淮、运三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淮安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环境条件,使当地民众在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家国一体的价值观念。在浓郁家国情怀的涵养下,淮安名人辈出且独具风采,韩信兵家四圣、西汉开国功臣,梁红玉巾帼英雄、血战沙场,吴鞠通悬壶济世、拯救苍生,关天培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开国总理周恩来为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厚德爱国、心系国家的基因根植入淮安人民的血脉之中,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时代光芒。


1.点击右上角
2.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3.点击 分享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