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1370799人次已浏览

河湟时空 团结海东“城市文脉8字共识”原创系列

访问量:314

河湟时空 团结海东“城市文脉8字共识”原创系列

王岸柳 刘毅 新文脉 2022-01-11 21:05

(第一辑)

河湟时空 团结海东

两府共担 千秋淮安

硒出汉江 子午安康

王者寥廓 史诗果洛

大汉兴龙 四宝汉中

三江源溯 时尚玉树

成语大千 赵都邯郸

天下文枢 长江名都

编者按

凡有一地,必有一脉。中国文脉云启动“城市文脉8字共识”研究系列,用八个字原创提炼城市文脉关键词,力求在正本清源的同时形成简洁清晰的传播价值。其背后的学理与逻辑,在新文脉理论中已有系统阐述。一期选择团队有过合作和深度研究的八个城市,作为一种尝试,后续将持续推出系列。

本篇为青海省海东市。

 “城市文脉8字共识” 

河湟时空 团结海东

作为黄河文化四大板块之一的河湟文化

微信图片_20220122210511.jpg

河湟文化是肇生并勃兴于“三河间”地区,以西北河谷旱作农耕文化为主体,融合吸收青藏高高原与黄土低高原交叉过渡地带的游牧文化、西域丝绸之路南线多向度商贸文化,于厚重历史纵深中彰显美美与共而又和而不同的具有鲜明当代特色的人文存续形态。

“三河间”地区的河谷低地中,干流和支流两侧因地质作用和河水冲积形成诸多相对独立又连接成串的小型盆地;向东南开口的地形让河谷同处于东南季风带的西端,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农业生产。在60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仰韶文化晚期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自夏商初至明清末,西戎、羌、氐、月氏、匈奴、汉人、鲜卑、吐谷浑、吐番、回鹘、党项、蒙古、回回、撒拉等古代民族先后迁徙驻足于河湟流域,牧耕而作、繁衍生息,多民族经过不断交往渗透、互鉴选择、吸纳转化,共同描绘出一幅灿烂壮阔、多元一体的河湟文化图景,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一起构成了黄河文化的四大核心板块。

从河湟农耕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关系看,该地区长期处在中原政府管辖范围的西北边陲,无弋爰剑将其在秦朝习得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当地羌民,西汉赵充国军垦戍边导致中原汉族大量迁入,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派遣军队到青海修堡筑寨、屯田戍边。河湟谷地边屯旱作农耕与中原地区农耕在历史的互动中,形成了今天河湟文化的主流:从河湟游牧文化与两大高原游牧文化的关系看,该地区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叉过渡地带,唐朝以后大量藏族民众和东蒙古部落先后迁徙到以青海湖为中心的青海草原游牧,如今在黄河上游高海拔地区和大通河流域高山地区,以藏族、蒙古族为主体的当地群众仍以从事畜牧业生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游牧文化与当地的农耕文化发生了交融:从河湟商贸文化与西域丝绸之路南线商贸文化的关系看,该地区作为“中原同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河西走廊、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吐谷浑道等历史上重要的贸易通道由此经过,使这一地区成为农耕社会与游牧社会生产生活品的重要集散地和商贸交流的枢纽。

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吸收融合游牧文化、商贸文化的河湟文化,孕育产生了纳顿节、九曲黄河灯会、南山射箭、北山跑马、藏族螭鼓舞、赛马会等等一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喇家遗址、瞿昙寺、阿河滩清真寺、杏儿沟长城、天佑德酒作坊等一批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建筑、节庆、民俗、饮食(青稞酒)、音乐(花儿)、刺绣、绘画等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化表现形式。经过系统地发掘、整理、申报,海东市现有2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民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河湟文化形态的印记。并在保护、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断加深河湟文化形态,融入当代价值,为河湟文化带来持续的生命力与活力。

河湟时空

河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浓缩版本

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生生不息的核心板块

微信图片_20220122210538.jpg

河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浓缩版本。黄河流域是一个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区域,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黄河文化的融合包容、多元一体,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在河湟文化的核心地区海东市,历史上曾经有戎人、羌人、氐人、鲜卑、小月氏、鞑靼、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这些历史上的民族,有些已经在后世的发展中完全融合于周边民族消失不见,如戎、氐、鲜卑、小月氏等;有些仍然部分或相对完整的延续其族群至今,如羌、吐谷浑、吐蕃等。在持续不断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这些民族通过不断的战争、商贸以及血脉传承等,形成了今天汉、回、藏、土、撒拉、蒙古族等19个民族和谐共处的多民族发展格局。

以海东市享誉盛名的化隆拉面为例,拉面的原材料小麦主要由当地的汉族、土族种植,牛肉的来源则主要依赖当地藏族的畜牧业生产,其中的重要调料辣椒则以循化撒拉族种植的线辣椒为最佳,而拉面的加工制作则是由回族完成的。一碗牛肉拉面汇聚了当地5个民族的劳动或文化成果,足以体现出河湟文化的多元一体特色。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现象在河湟并不单一,青稞酒加工制作、花儿演唱、青绣技艺等均有体现。无论从多民族形成和发展看,还是从具体文化现象看,河湟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多元一体特色,堪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浓缩版本。

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生生不息的核心板块。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曾中断。地处黄河上游沿岸与其支流湟水、大通河之间的河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西王母、大禹等上古传说人物的重要活动区域。考古研究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孕育了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夏朝时有齐家文化;商周过渡时期有辛店文化;周代有卡约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河湟地区为羌地。河湟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受到了历代王朝高度重视,河湟文化也因此绵延不断、传承至今。

黄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能够传承发展至今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始终保持了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特点。河湟地区作为黄河文明的核心板块,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明显呈现出这一特点。喇家遗址出土的世界上第一碗面条,将人类食用面条的历史定格在了4000多年前。无弋爰剑将秦朝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河湟地区,当地羌民迅速接受并发展了农业生产;信仰伊斯兰的民族进入河湟地区后,在其宗教建筑中大量吸收了中原卯榫式的建筑结构。河湟各族民众相互吸收彼此文化中的先进元素为己所用,使各自的生产力更加先进、生活更为方便舒适,形成了以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为特点的河湟文化。

河湟文化的传承是在发展中融合吸收多民族元素,内容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不断多样的过程。河湟文化也给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诸如大禹治水,因势利导,凿阙开河;喇家大型灾难遗址,警示后人,敬畏自然;赵充国征战河西,罢兵屯田,移民实边;吐谷浑与魏晋南北朝、中西亚甚至欧洲建立长期的商贸往来;唃厮啰佛苯并举,畅通商贸。这些经验对于当今乃至未来河湟地区、黄河流域乃至中华文明的发展都极具启示和借鉴意义。

团结海东

河湟文化是海东“安身立命”的根柢

河湟文化是海东“安定团结”的纽带

河湟文化是海东“安居乐业”的引擎

河湟文化是海东“安守生态”的屏障

微信图片_20220122210607.jpg

河湟文化是海东“安身立命”的根柢。河湟文化是黄河上游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黄河文化生生不息的核心板块,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浓缩版本。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海东是河湟文化的一个缩影。

交融互补的耕牧文化独具特色;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丰富灿烂;以儒释道文化圈、藏传佛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为主的宗教文化多元并存;由汉族、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个世居民族形成的民族民俗文化厚重绚丽;由西路红军为主建设的循化县红光清真寺、互助县双树村升起的青海农村第一面党旗彰显了这一区域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

河湟文化内涵丰富,是海东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地区的文化根脉、文化身份,是海东市传承和发展的根,蕴含着海东市各族人民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海东市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契机,以建设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抓手,以河湟文化为着力点,找准自身在贯彻落实“一优两高”、融入兰西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深度融入黄河国家战略,传承、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谱写黄河文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篇章,展示中华文明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永恒气质。

河湟文化是海东“安定团结”的纽带。基于海东市在我国民族文化版图上的特殊位置和河湟民族文化的多元特性,汉、回、藏、土、撒拉、蒙古等民族在这里融合共生,但各自又都与其文化中心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对于维护我国西北西南地区边疆团结稳定而言,海东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河湟文化融合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贸文化,因这一地域正处于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之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无弋爰剑率羌人耕牧,促西羌发展;赵充国屯田河湟,名垂麒麟阁;吐谷浑西迁;吐蕃人东征,千百年来,河湟大地上几度烽烟四起,几度旌幡更替。

在你来我往的民族融合交往中,河湟文化充分展现出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特点,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形态的各个族群汇聚于此,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并吸收借鉴,对于爱国爱教、区域稳定、民族团结都具有高度的示范意义。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是对当地各民族团结奋斗精神和历史的肯定,可以激发和引导各民族进一步增强对于河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河湟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西北地区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河湟文化是海东“安居乐业”的引擎。河湟文化中凝聚了各世居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海东各民族广泛参与的花儿会,歌手们即兴发挥,所见即所唱。歌词比喻贴切幽默,旋律委婉,表达着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以安昭舞为代表的全民舞蹈,每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和举行婚礼时,都能看到人们聚集到庭院里或打麦场跳安昭舞的欢快景象。手工艺品青绣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土族服饰中,领子、袖头和衣边的“八宝”“云气”“太极图”“富贵不断头”等寄托了吉祥、福寿美好寓意的花纹。撒拉族刺绣以花鸟鱼蝶等图案为主,构图朴实、细腻生动。

海东人民在河湟文化的浸润下,把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带动生活进一步发展。建设国家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区,通过生产性保护拓宽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提升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文化传承和创新实现增收致富、生活富裕;通过特色文化生态小镇的打造推进城乡统筹和新时代的乡村建设;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良好的乡村文明风尚;通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对于全市贯彻落实“一优两高”战略,推进乡村振兴和增进人民福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河湟文化是海东“安守生态”的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在青海省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时代背景下,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河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大禹治水传说、喇家遗址公园等代表着河湟文化的意象和符号影响人们形成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心理,是推动海东把文化整体性建设与生态教育、环境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类生态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的精神动力。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是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条件,作为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础——自然环境保护是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重要内容。

河湟文化(海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将通过对孕育了河湟文化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对各种文化形态所依托的地理环境进行保护、对河湟文化当代发展所需的良好人居环境的创造、对河湟各民族文化中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承和挖掘等多种手段,保护好生态环境,涵养生态财富,提升生态价值,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青海建设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增添助力。


1.点击右上角
2.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3.点击 分享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