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地区
2425253人次已浏览

扬州入选,中国四大美食之都集齐!(dū)都-(dú)独-(dǔ)赌-(dù)渡

访问量:514

2019年10月31日,扬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入选“世界美食之都”。至此,中国四大美食之都集齐(dū)都-(dú)独-(dǔ)赌-(dù)渡。

成都—(dū)都—2010年入选

顺德—(dú)独—2014年入选

澳门—(dǔ)赌—2017年入选

扬州—(dù)渡—2019年入选

今天带领大家了解中国四大联合国美食之都的成(du)之道。

之道.bmp

成都于2010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

一提到成都,大多数人对于这座天府之都的第一印象都是宛如骄阳般火辣的美食:夫妻肺片、麻辣兔头、串串、口水鸡、麻婆豆腐以及大名鼎鼎的火锅等等。

《长安十二时辰》的作者马伯庸先生曾发微博戏称,若是写成都十二时辰的话,九个时辰用来打麻将,空出了三个时辰,便是用来吃火锅

清华大学曾对国人的饮食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是,在各种口味中喜欢辣和咸的人最多,加起来近60%;八大菜系中,喜欢川菜的人占到一半以上。

这个结果证实了川菜是中国第一菜系的老大地位。

老大不是一天练成的。

川菜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东晋史学家常琚在所著的《华阳国志)中就指出:巴、蜀之人有“尚滋味”和 “好辛香”的传统。

表示当时川菜既注重营养又讲究味道,同时注重食材和调味料。

调味料.bmp

“辛”指花椒。目前八大菜系中只有川菜用花椒

成都作为当时五代古蜀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川菜的诞生。

三星堆.bmp

上古时期三星堆遗迹

秦灭六国后,“徙其豪侠于蜀,移民数万人”,将成都打造成秦国的经济后盾,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又派遣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解决了长期困扰成都平原的水患,从此成都水旱不饥,时无荒年。成都迎来了千年的繁荣。也为川菜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础.bmp

都江堰

成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数次朝代更替,但凭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多个政权在此建都。

截止于明末清初,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

政权.bmp

即使在失去都城地位后,成都仍然保持着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汉代——全国五大工商业都市之一、唯一的织锦中心、金银器和漆器生产中心

隋唐——成都经济名列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史称“扬一益二”

唐代——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

宋代——蜀商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川菜之所以能一直延续,无不因成都的千年昌盛。

古代文人也争相为川菜打CALL。

call2.bmpcall.bmp

李白自创“太白鸭”;苏东坡自创东坡肉等等。

杜甫借诗赞美川菜:“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而我们普通人赞美川菜,就两个字:“辣!”“爽!”

但明朝之前,历朝历代的川菜有一个特点:不辣。

原因很简单:辣椒是在明末才从原产地美洲传入的中国。最开始仅作观赏用。自然明朝前的川菜是不辣的。

不辣的.bmp

辣椒。由于辣椒从海上运输,古时也叫海椒

千年来,川菜的发展有3个重要的节点,都与成都历史上发生的几次移民有关:

  • 第一次,秦向蜀地成都移民,外籍官员多带家庭厨师入川。

  • 第二次,明末战乱不断,四川人口大减,清朝建立后从各地引人入四川。

  • 清代实行地方官本籍回避制度,大量官吏携家属、亲眷、厨师回川。

1.这三次的人口流入多是达官显贵。有钱人来了,一定会跟来另一种人,顶尖大厨。这是川菜不断创新、改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持续受到人们的喜爱的根基。

2.大众饮食传播有一个规律:大众饮食文化的传播和流行方向,总是劳务输出地区向劳务输入地区,而劳务输入地区的饮食却很难在劳务输出地区大面积流行。

成都作为千年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一直是劳务输入地区。故一直在吸收其他城市的饮食文化。并不断转变为自身的特色。

3.明清后川菜逐渐吸收南北各家烹饪的长处,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而又独具特色的烹饪技艺,与鲁菜、苏菜、粤菜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著名菜系 。

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城市化建设,人口不断迁移。辣味川菜才开始逐渐向全国推广。

可为什么是川菜中味道最年轻的“辣”被流传的最广呢?

  • 川菜博大精深,而学厨学历普遍不高,想要融会贯通,并加以创新,成为名厨,比较困难

  • 重口味的菜一般制作工艺简单,足够麻辣就能吸引人,从事就业相对容易

  • “辣”这个字很容易传播、形容。比如形容一碗红烧牛肉面就比较困难。而“辣”,能传递出食物的声音、画面、感觉,所以很容易传播

独.bmp

顺德于201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称号.jpg

繁华的顺德夜景

外省人都知道广东人什么都吃。

四条腿的,除了板凳不吃

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

前两年还戏称广东人吃福建人。

当广东人辩解他们不吃人时,

“煲仔饭、人头饭、老婆饼、盲公饼”就能让他们缄口不语。

为什么这么一个美食大省、最终联合国美食之都却授予了顺德?

?.gif

为那是顺德,独一无二的顺德!

顺德人全民皆厨。追求美食的热情,独步天下。

顺德菜和厨师的根基是民间宴饮。

民间.bmp

顺德民间筵席

民国时期,顺德蚕丝业进入鼎盛期,顺德被誉为“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

依靠缫丝业富裕起来后,无论节假日和婚嫁丧娶,都会有各种筵宴活动。

随后,民间的厨艺比拼逐渐流行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10813184322.jpg

顺德厨艺PK大赛

当时很多厨师几乎像神农试百草一样不停寻找外地的食材,以此来探究全新的佳肴。

长时间的民间斗宴攀比使得顺德人的烹饪水平大涨,很多大厨也因此出名。

以至于后来顺德最早在全国成立“烹饪专业”这个中专专业。

专业.bmp

记住,之后如果有顺德本地人邀请你去家里吃饭,你一定要去!

能在顺德的农村遇上筵席吃一顿,要胜过你在广州、北京大饭店吃。

大饭店.bmp

顺德农村筵席

绝大部分广东人对顺德人是带有天然的好感的:

一是肯吃苦,肯拼搏;二是他们擅烹。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可不是一句空话。

没有顺德厨师,粤菜的天至少塌了一半。

清朝时期的上海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在开埠后吸引了大量的广东人蜂拥而至。居沪粤人,短时间内就猛增至四五十万。

五十万.bmp

五口通商的上海口岸

配套的粤菜馆成行成市地开办起来,逐渐征服了上海人以及其他各色移民。

“食在广州”的名声从那时开始不胫而走。

清末,随着日本生丝大举倾销广东等地,顺德缫丝业接近崩溃。

许多顺德女工为了养家糊口,相约一起外出打工。

打工.bmp

顺德自梳女

近到香港、澳门,远至南洋,其中多以当女佣为生,被许多富人家庭聘用。

随着这些顺德女佣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外面的烹饪方法,互相交流厨艺心得,竟创造了享誉盛名的“妈祖菜”。

1600353911665873.jpg

妈祖菜宴席

有鉴于此,1996年修成的《顺德县志》写下了掷地有声的一笔:“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 

除了出海就能随手创一个菜系,攻陷了上海美食界,顺德厨师还成了中国国宴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主心骨。

上世纪50年代初,顺德名厨萧良初担任新中国第一个国宾馆行政总厨。此后多次受命随中国外交官参加国际会议。

会议.jpg

顺德名厨萧良初

同期,出生在顺德龙江的康辉受萧良初推荐,进入北京饭店当厨师,后来一路提升为行政总厨。南北两大国宾馆皆由顺德厨师掌勺。

掌勺.bmp

顺德民间筵席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到访上海,同样是顺德厨师掌勺,在舌尖上征服了英国客人。

顺德,既是厨师之乡、又是世界美食之都的,在全中国也是独一个!

迄今为止,我国内地经国家烹饪协会认定冠名的"厨师之乡"共有4个。分别是:

广东顺德

河南长垣

陕西蓝田

安徽绩溪

其中顺德是四大厨师之乡中唯一一个市级单位,厨师底蕴可见一斑。

可见一斑.bmp

名厨间相互交流

顺德的菜也是兼具特色。

《寻味顺德》中一道清水火锅惊呆了很多北方人。

一锅山泉水为锅底,外加几块姜片、陈皮和葱。再将薄的晶莹剔透生鱼片放进锅里“涮”,吃的就是鱼的鲜味。

1600354453116228.jpg顺德鱼生

清水锅底生动诠释了顺德人追求的“少即是多”境界。也让很多人见识到了顺德菜“清、鲜、爽、嫩和滑”的特色。

精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菜品质量是顺德饮食的灵魂。

顺德名菜“家乡酿鲮鱼”,是擅烹河鲜的顺德人“酿食”的典型菜品。

1600354482103633.jpg

精致的顺德酿鲮鱼

鲮鱼肉嫩味鲜但细刺多,顺德厨师创造性地把鲮鱼剥出皮囊,剔去其骨,酿回其肉糜,保持其鱼形。使鲮鱼扬长避短,突显鱼鲜。

顺德饮食还融合了南海、番禺、中山等地烹技之长,创新、创造了各种美食样式。

大良炒牛奶成为中国烹饪软炒法的典型代表菜品,并发展出多道软炒菜式。

菜式.bmp

大良炒牛奶

“凤城炒卖”即随炒随卖的方式被粤式快餐奉为鼻祖。

1600354527655287.jpg

粤式快餐

今天勾引吃货馋虫的双皮奶,顺德人也已经享受了几百年了。

1600354554125321.jpg

双皮奶

据说,无论开在哪里的粤菜馆,厨师都说自己是顺德人。

是不是真的,各位可以亲自去身边考究~


顺德“独”而后都,或许因为顺德是中国四大厨师之乡,人人又都是美食家,顺德才能被评为联合国美食之都。

赌.bmp

澳门于2017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号.jpg澳门夜景

大多数国人对澳门的印象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是小马哥用钞票点烟,更是世界四大赌城之首。

赌城.bmp

香港电影《英雄本色》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用钞票点烟的镜头成为了经典

远在1847年,清朝时期澳门就已有博彩合法化的法令。赌场专营,由政府开设。

1999年澳门回归后,澳门便成为中国境内唯一一个可以公开合法经营博彩业的地区。

内地开放了港澳自由行之后,赴澳游客,逐年递增。其中日夜汹涌的游客中,超9成来自中国大陆。受挫的旅游博彩业又重新焕发青春,再显澳门经济龙头的雄威。

2002年博彩业专营牌照由独家垄断转而为六家寡头,开放了博彩权,并引入外资。为澳门博彩业又带来新一轮爆发性增长。

在2006年,来自博彩业的税收占澳门财政收入7成以上。收入超过当时“世界赌城之都”拉斯维加斯,澳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赌城”。

第一.jpg

澳门回归10年的澳门博彩发展一览表,明显看出博彩是澳门的核心支柱产业。提供给澳门巨门大量就业

凭借博彩业的繁荣,使澳门人均GDP常年位居世界前三,中国第一

除了博彩业的闻名中外,澳门还是一个美食圣地,吃货的天堂。

对于很多游客而言,想了解饮食目的地的文化,吃就够了。甚至对于吃货来说,旅行全部意义,都在于吃。

吃.bmp

澳门陆地面积有32.8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甚至还没有浦东机场大,连秦始皇陵墓都是澳门陆地面积的1.7倍。

1.7.bmp

地方小到基本半天就能用走的把整个城市逛完。

就在这仅有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西餐厅逾百家,其中有18家米其林星级餐厅,是全世界米其林餐厅最密集的地方。

还有中餐酒楼二百多家,咖啡厅、快餐店、中西饼店、风味小吃、街头大排档更是数以百计。

在澳门的大街小巷,除了到处可见的粤菜酒家外,还能尝到京菜、川菜、淮扬菜、法菜和葡菜等中外名贵菜肴,特别是经澳门人改良的“土生葡菜”,堪称一绝。

葡国鸡。澳门的代表菜之一。葡国人从非洲及印度食品中学习,香味浓郁、鸡肉鲜嫩可口。

可口.bmp

澳门代表菜——葡国鸡

大菜糕。澳门经典的怀旧小食。大菜糕入口冰凉爽滑,形如果冻,但比果冻略硬些,口感比果冻更加丰富。

丰富.bmp

澳门经典小吃——大菜糕

猪扒包。澳门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据传是周润发最爱的小吃。

周润发.bmp

澳门特色小吃——猪扒包

水蟹粥。澳门水蟹肉质鲜美,不带任何腥味儿。鲜甜的蟹肉、饱满的蟹黄令人回味无穷。

回味.bmp

据澳门统计局数据显示,游客在澳门旅游的人均总消费额中,食品支出比例稳定。游客的美食消费主要是在澳门当地进行,主要形式是在澳门的酒店、餐馆和街头食肆花钱消费。

消费.bmp

澳门游客人均美食消费

说到澳门美食,不得不提的还有享誉中外的澳门美食节。

在特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于2000年举办了第一届澳门美食节,吸引大批澳门居民及游客参与,热闹程度开创澳门公开活动之先河。从此往后每年举办一届。

除此之外,澳门还有以城区特色型、酒店推广型、招商交流型、学院教育型多种形式美食节。无论是澳门本土内,或以其他地区为平台,每年举办数十场不同的美食节。

澳门“赌”而后都,正因为澳门独特的经济结构,使得赌博给澳门带来了近百余年的繁荣昌盛,更带来新鲜、活跃的生命力。所以澳门才被评为世界美食之都。

扬州.bmp

扬州于2019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

制度.bm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微博

运河之于城市,不是生母便是乳娘。

扬州城就是个因运河而生、因运河发展、因运河繁荣、因漕运鼎盛的城市。

运河是造就扬州城的母亲河。

春秋战国,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标志着扬州这座运河城市的诞生。

春秋运河.jpg

春秋时期,运河水路变化概况

汉代刘濞改筑扩建广陵城,“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奠定了之后扬州因盐运、漕运业兴盛的基础。

汉朝.bmp

汉朝,运河水路变化概况

隋炀帝开凿隋邗沟,确立了扬州在水路交通转运中的枢纽地位,揭开了唐扬州城鼎盛的序幕。隋炀帝开凿隋邗沟,确立了扬州在水路交通转运中的枢纽地位,揭开了唐扬州城鼎盛的序幕。

隋朝.bmp

隋朝,运河水路变化概况


唐代王播大力开凿官河、漕河,扬州城达到了鼎盛期,成为仅次于两京的经济城市及国际都会。

唐朝咳哟个.jpg

唐朝,运河水路变化概况

元代忽必烈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至此,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bmp

元朝京杭大运河概况

明清两代,京杭运河达到鼎盛时期。盐运和漕运的发达使扬州又一次进入繁盛时期。

淮扬菜主要发源地在扬州。而淮扬菜的兴盛,不得不归功于扬州成为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区位优势。

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扬州 ,南北人往来密集。随着盐业、漕运的发展,漕商和盐商也聚集到了扬州,随行的,还有他们的厨师。

盐商.bmp

古代扬州盐商盛况

外来人口的到来,不光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俗。

最初扬州地区主产稻米, 主食米饭。

如今赫赫有名的扬州面食,最初就是靠盐商家厨从全国各地带到扬州的。

著名盐商马曰琯在北上途中曾在一小食店饮食充饥。后在《沙河逸老小稿 》记载 :“……回南准拟载归装,预饬行厨再三学。”

大意是回扬州的时候要把这种饼带上,让家厨学习、模仿。无疑,这种面食后来被马曰琯从北方带回了扬州,还可能在扬州被推而广之。

推广.bmp

关于古代盐商巨富的传说,代代都有。盐商简直就是有壕的代名词。

代名词可用.jpg

百度搜索古代盐商弹出的头几条消息

清代的扬州更有“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麋至。侨寄户居者,不下数十万”的形容。

甚至乾隆皇帝都说:“富哉商乎,朕不及也。”乾隆的感慨,指的正是扬州商人的富可敌国。

积聚巨额盐业资本的同时,富甲天下的盐商还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尤其崇尚美食美味。

美味.bmp

盐商爱吃、更爱钻研吃

大多数扬州盐商会专门雇佣烹调技艺精湛的厨师,负责每日饮食,还要求每天的食品不一样。

盐商、盐官不光爱吃,还收集各种美食食谱,甚至自创菜式。

如道光时期盐官的阿克当阿编著食谱《调鼎集》,所记大部分为淮扬菜;盐商吴楷,著名的扬州蛼螯糊涂饼, 就是他首创的。

为了能满足扬州的“吃货”,店家也在不断地进行服务创新。

古时扬州也有外卖,尽管不能线上下单,但是只要提前预定,店家就会准时送达!

服务范围包括江上,坐船外出也要送到。

外卖.bmp

外卖员送外卖爬泰山引关注。其实古时扬州商家也会为送外卖渡江河

扬州店家还运用商业心理学做买卖,推出了“包醉”的服务。意指食客到店中品食 ,酒不限量, 以醉为限。

《旧唐书》说:“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

在当时,“天下文士,半集维扬”,全国一半的知识分子都在扬州,以致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成为文人知识分子的美好愿望。

美好.bmp

扬州美景

而诗人孟浩然则“烟花三月下扬州”,引得诗仙李白无限艳羡。

当时很多文人还创作了大量关于淮扬菜的诗。看着直教人流口水。

流口水.bmp

唐代表述淮扬菜的诗

淮扬菜天下第一的名气,大多也是这些文人墨客记录并流传至今的。

也不难理解淮扬菜为什么是“开国第一宴”(1949年开国大典当晚),它代表了中国,兼具了南北特色,广泛运用食材和创意。

创意.bmp

1949年开国晚宴

从汉朝到前清,扬州的经济发展从没停止过。

但自清道光以后,盐法制度改革 ,盐商遭受重创 ,加之运河淤塞 ,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 咸丰年间的太平军起义 ,扬州更是雪上加霜, 昔日繁华的扬州经济一落千丈,扬州城市地位彻底变化。

即便如此,扬州仍是中国运河文化的起始点,更是中国近3000年发展的历史缩影。

而作为这个起始点,扬州文脉随着它的运河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至今。

或许正是因为这座城市不俗的底蕴与悠久的传承,尽管此次国内许多城市都报名参加了联合国“美食之都”的选拔,其中不乏一些于2017年便开始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的强劲对手。

扬州,被评定为世界美食之都。

1.点击右上角
2.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3.点击 分享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