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南传通道文化带
访问量:1197
佛教传入中国的路径有三:西北的西域丝绸之路、岭南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的陆上丝绸之路。相对陆路而言,海路交通较少受到时局变化的影响。佛教传入广西的时间,就目前的资料来看,应该是在东汉末期。据牟子《理惑论》记载,东汉末年,北方大乱,“是时,牟子将母避世交趾,年二十六归苍梧”。期间他“锐志于佛道”,撰写出《理惑论》,成为中国早期著名的佛学著作。由此记载可知,东汉末年交州地区(大致为东至今福建厦门,西至今云南河口,南至今海南和越南岘港,北至今贵州榕江)应当已有佛教流传。另据《广弘明集》所载三国时期高僧康僧会的事迹,也可知东汉末期交州地区可能已有佛教活动。在合浦、贵港、梧州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过深目高鼻的“胡人”陶俑,梧州出土过东汉时期的铜佛像,贵港出土过三国黄龙元年(229)铭文的神兽纹铜镜,镜背区内主纹有高浮雕神人佛像。这些均可视为广西地区早期佛教活动的重要痕迹。据现有资料,广西最早的佛寺是西晋时期建于平乐的龙兴寺和合浦的灵觉寺,还有南朝建于封阳(今属贺州)的禅封寺。隋代在桂林建有缘化寺,在梧州建有开皇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