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贡道文化带
访问量:1321
中越之间的交通经历代开拓,形成分别经由今广西、广东和云南进入今越南的三条“入交道”。云南道多用于军事,广东道兵、商两用,桂越道路则朝贡、通商、用兵兼而有之。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安南(今越南)贡使须由凭祥入关,贡物多为金银器皿、犀角象牙、香料纸扇等,桂越道路遂成为安南贡道。其间设有众多的驿站、铺、塘等,边境地区形成以凭祥、龙州、思明为节点的道路交通体系。在明确安南贡使只能经由广西后,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贡道路线。明代安南境内的贡道路线是:由镇南关(今友谊关)南下,经文渊(今越南同登)、坡垒关(今越南南关)、脱朗、谅山、温州(今越南温县)、保禄(今越南谅江),渡昌江(今越南商江)、市桥江(今越南求江)至安越(今越南越安),经慈山、嘉林,越富良江而至升龙(今越南河内)。广西境内的路线是:由凭祥入关,至龙州或思明州(今广西宁明),沿左江河谷抵南宁。在此又分为两途:一为南雄道,即自南宁顺郁江、浔江、西江东进,相继经横州(今广西横县)、贵县(今广西贵港)、桂平、梧州至广州,与广东驿路相接,取道北江、浈水一线逾岭北上。一为桂林道,桂林道以水路为主,自南宁东行至苍梧后,取道桂江北上,经昭平、平乐、阳朔等地抵达桂林。陆路则起辅助补充作用,即由南宁北上,经昆仑关、宾州(今广西宾阳)、迁江(今广西来宾西南)、来宾、柳州、洛容(今雒容)、兰麻(今广西永福西南)、苏桥(今广西永福东北)至桂林。在桂林与京师至广西驿路相接,经湘桂走廊沿漓江—湘江水路至岳阳,或顺长江东下,或走陆路经湖北、河南进入北京。明朝派往安南行使册封仪式的使臣也循此道而行。清代的安南贡道基本沿袭明代,多选择水路。

